楚国(?~前223年),又称荆、荆楚,是先秦时期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的诸侯国,国君为芈姓、熊氏。周成王时期,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,建立楚国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,古楚国的范围是今天的湖北、湖南全部;以及重庆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浙江、贵州、广东部分地区,因为地域辽阔而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。楚国的国都是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。
楚国的“楚”字是怎么得来的呢?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“清华简”《楚居》一篇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,鬻熊的妻子妣厉生熊丽时难产,剖腹产后妣厉死去,熊丽存活。妣厉死后,巫师用“楚”(荆条)包裹其腹部埋葬,为了纪念她,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“楚”。古楚国的都城叫“郢城”,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,在今江陵县城北5公里处发掘出来的纪南城即郢都(楚国都城)故址。
在古楚国国都纪南城遗址周围分布有大量楚墓,其年代为从春秋早期到公元前 278年秦将白起攻占江陵为止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,湖北省博物馆、荆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在纪南城内及其外围的调查中,发现古楚国国都纪南城遗址内有各类楚墓2800座以上,已发掘的有800余座,有多重棺椁的贵族墓和小型的平民墓。该遗址出土文物7000余件,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。
古城荆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其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,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。自公元前689年,楚文王建都于郢(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),古荆州城历经20个楚王的执政,其定都时间长达411年,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灿烂楚文化。特别是三国时期,荆州城是群雄逐鹿与兵家必争之地,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,《三国演义》里有72回都涉及到荆州古城。
展开全文
古楚国的主体后来为何分成了荆楚与湘楚呢?如今的湖北大部、河南西南部和南部为早期楚文化的源头;江苏、浙江和安徽的北部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;湖南、江西成为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中心;贵州、云南、广东和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和甚至朝鲜半岛都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。鼎盛时期的楚国,面积涵盖了整个中国南部,人口曾达到五百万,是战国时期中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。
古楚国从湖北荆州起家,得以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,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的历史篇章。但湖北及周边为何叫“荆楚”呢?周成王时,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,因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到荆山一带建立了荆国,因为秦始皇的父亲名叫子楚,为了避讳就改称楚为荆,后人为区分湘楚就称为荆楚。那么湖南的“湘楚”之名是怎样来的呢?这自然是湖南拥有湘江,湘江古称湘水,湘又是湖南的简称,所以湘楚之名就是这样得来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