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改革时尚40年的文学作品中,对青年人影响最大的文学著作是什么?近期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“志愿中国”和共青团中央官微发起的大型青年调查显示,路遥的茅盾文学奖作品《平凡的世界》以66.0%的获选率排名第一。
我曾三次阅读《平凡的世界》,从看简版到看百万字三部曲著作,每次看完都热泪盈眶,心灵震撼,心潮澎湃。每读一次《平凡的世界》,我感到心灵得到一次洗涤,意志受到一次鼓舞,世界观、人生观得到又一次升华!
读《平凡的世界》,就像读中国农村史,虽然有南北农村之差,但农民的苦和累,农村的不易、束手无措依旧存在。 古老的黄土高原干旱贫瘠,形成独特的山川地貌、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。小说将当时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状况全方位地呈现出来。无论是拓荒耕种,还是饮食起居、人情往来,让读者过目难忘。正如在茅盾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,路遥深情地说:“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,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。不用说,这是一种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关注……生活在大地上的这亿万平凡而伟大的人们,创造了我们的历史,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决定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未来走向。”
读《平凡的世界》,就像读改革时尚史,虽然书中只描写西北一角一域,但从70年代到80、90年代,变革的脚步体现得淋漓尽致。《平凡的世界》把握了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,为中国的改革时尚提供了生动的历史镜像。小说既揭示了城乡内部的复杂关联、城市改革和乡村命运的密不可分,也反映了传统乡村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意义。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、乡镇企业发展、农民工问题、恢复高考、反腐败等等,书中展示的内容至今对社会仍然富有启发。
读《平凡的世界》,就像读人性的光辉,真、善、美处处闪耀,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山村农民。孙少平一家是小说最重要的叙述对象。父亲孙玉厚勤劳善良,为了家庭拼命劳作;哥哥孙少安成绩优良,却因家贫不得不退学,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和双水村做出自己的贡献;弟弟孙少平为了减轻家里负担,把个人生活需求降到最低;妹妹孙兰香,任劳任怨地干活,试图为家人分担一些忧愁。书中人性以最纯净的方式呈现出来,每个人都竭力奉献自己,为他人着想,为他人排忧解难。亲情、友情和爱情,这些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,汇集成一种温暖,一种勇气和力量。
读《平凡的世界》,我特别为少平、小霞的凄美爱情故事感动。难道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都稍纵即逝?作者路遥写到小霞牺牲时痛哭不止,又有多少读者流出怜惜的泪水?孙少平曾因为贫穷苦恼过,自卑过,后来的他时刻充满着激情,虽然身为农民的儿子,“揽工汉”“掏煤工”,但他的精神高度让他有绝对的底气跟高干子弟田晓霞站在一起。他们俩有着共同的爱好,共同的人生追求,俩人的爱情故事十分美好的。孙少安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青年,长期的贫困生活,迫使他不敢追求自己的浪漫爱情,虽与田润叶青梅竹马,感情纯真美好,而少安出于现实原因选择了纯朴的农家女孩秀莲,让人感叹不已。书中
展开全文
对少安怀有同情之理解,认识到这既是他面对生活的现实选择,也是保护对方、热爱对方的表现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描写的少平、少安不甘寂寞,不安现状,敢于抗争,奋发图强的追求,难道不是中国青年的写照?无论是学生还是打工者,无论是身处困境之中,还是事业有成的人,都能从中获得帮助和勇气。路遥用朴实的语言描述平凡人在平凡生活中努力追求不平凡的理想,没有轰轰烈烈,但却真实自然。主人公孙少安、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,但他们自强不息,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,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。其中,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;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、渴望融入城市的“出走者”。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。本书书写和歌颂人的内在精神品质,鼓励人们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生活、热爱生活,做生活的主人,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与宝贵,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洗礼,更加珍惜生活、奋发向上。
诗和远方应该永远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。《平凡的世界》揭示的是奋斗、抗争、友爱、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。我们哪怕是青春年少,哪怕是老态龙钟,哪怕进入寒冬岁月都要读《平凡的世界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